图说:莫斯科胜利博物馆“黄鼠狼III”自行反坦克炮 为何有点别扭?
请跟随摄影师的镜头来到莫斯科胜利博物馆,看一下这里珍贵的展品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纳粹德军装备了大量自行反坦克炮,这个博物馆就收藏了一辆“黄鼠狼III”M型(Sd.Kfz.138)。这种自行反坦克炮采用捷克斯洛伐克LT-38轻型坦克底盘,为了容纳75mm主炮,进行了加长。需要说明的是,如果您非常熟悉这种自行反坦克炮,就会觉得它的细节有些问题。
当1941年6月,纳粹德军入侵苏联时,德军就意识到需要装备比现有牵引式反坦克炮机动性更强、威力更大的反坦克武器。
当时,纳粹德军装备的I号自行反坦克炮等类似武器,装备的是PaK 35/36型37mm、PaK 38型50mm反坦克炮,虽然可以很好地对付轻型装甲车辆,但无法击穿苏联T-34、KV-1等新型坦克的装甲。
考虑重新研制一款自行反坦克炮将需要很长的时间,因此德军决定利用老式和缴获的坦克作为新型自行反坦克炮的底盘。
在这样的设计思想指导下,成果就是配备苏联F-22型76.2mm主炮的“黄鼠狼”自行反坦克炮。1936年,主炮换为PaK 40型75mm反坦克炮。
根据采用的底盘型号,“黄鼠狼”系列自行反坦克分为三个系列:
“黄鼠狼I”,采用法国洛林37L火炮牵引车底盘;
“黄鼠狼II”,采用退役的德国II号轻型坦克底盘;
“黄鼠狼III”,采用捷克斯洛伐克Panzer 38(t)(LT-38)轻型坦克底盘。
在将这些老式坦克和装甲车改装成自行反坦克炮的过程当中,尽可能将改造的部分减少,因此除了安装火炮和防盾之外,几乎没有任何改变。底盘不仅提供了机动性,通过安装新型炮架的方式,赋予了这门主炮方向射界。
轻型敞开式战斗室只需要很简单的方式固定到底盘上,无需对底盘进行大规模的改装。因此这种自行反坦克炮的防护水平相当薄弱,只能防御枪弹和炮弹破片。由于“黄鼠狼III”的战斗全重并不比LT-38轻型坦克重,这就意味着无需对坦克底盘的悬挂和动力系统进行改装。
1942年初,纳粹德军装备的捷克斯洛伐克Panzer 38(t)轻型坦克就已经落后,却可以作为自行火炮的底盘继续服役。
于是,德国决定停产Panzer 38(t) Ausf G轻型坦克,并组织利用其技术生产自行反坦克炮,命名为“黄鼠狼III”,型号为Sd.Kfz.139。
同时,将PaK 36 (r)型76mm反坦克炮安装到坦克底盘上,作为这种自行反坦克炮的主炮。这种反坦克炮就是纳粹德军入侵苏联时大量缴获的F-22型野战炮,从这个角度来看,算是物尽其用。
1942年4~11月,共生产了344辆Sd.Kfz.139自行反坦克炮。
“黄鼠狼III”的第二个型号在稍加改装的Panzer 38(t) Ausf H轻型坦克底盘上,安装了德国PaK 40型75mm反坦克炮。
发动机仍然位于车体后部,但与之前的型号不同,战斗舱位于底盘中央。这让车组位于车体中心位置,尽可能降低高度,从而减少被敌方炮火杀伤的危险。不过,车体内只能容纳两名车组,大面积的侧面装甲为其他车组提供了保护。
这种自行反坦克炮获得了很长的型号名称7.5 cm PaK 40/3 auf Panzerkampfwagen 38(t) Ausf. H, Sd.Kfz.138,1942年11月~1943年4月共生产275辆,1943年,将退役的Panzer 38(t)轻型坦克改装了175辆。
还有另一个型号的“黄鼠狼III”,同样采用Panzer 38(t)轻型坦克底盘,只不过利用了Geschützwagen 38 (t) Ausf M“蟋蟀”150mm自行榴弹炮的设计,将主炮换成了PaK 40型75mm反坦克炮。
这个设计相对以前的型号有了重大改进,整体外形更加低矮,配备了倾斜装甲,同时战斗舱空间更加宽敞。发动机位于驾驶员与其他车组人员之间,让车组成员位置进一步降低,车组减少到4人。
该车型号名称同样很长,Panzerjäger 38 (t) mit 7,5 cm PaK 40/3 Ausf. М, Sd.Kfz. 138。同时,这种“黄鼠狼III”自行反坦克炮也是全系列生产量最大的,1943年5月~1944年5月,共生产了942辆。
坦克底盘进行了重新设计,取消了车体前部右侧的机电员和前列机枪。战斗舱的防盾和侧面装甲通过铆钉固定,但减少了零部件和铆钉数量。同时,在装配过程中广泛采用焊接工艺。尽管装甲相对较薄,但由于采用了倾斜布置,所以防护水平并没有削弱。
主炮方向射界高达42°,垂直射界-5°~+13°,射速12~14发/分钟。弹种包括高爆榴弹、穿甲弹、次口径穿甲弹、烟雾弹和破甲弹等,有效射程可达900米。
配备一台150马力的Praga AC/2800六缸汽油发动机,Praga-Wilson TN100五档变速箱。
“黄鼠狼III”自行反坦克炮参加了几乎所有欧洲大陆和北非的军事行动,直至1945年2月,纳粹德军还有350辆“黄鼠狼III”服役。
“黄鼠狼III”主要弱点就是生存性能较差。高大的外形和开放式战斗舱,让它很容易受到炮火的攻击。战斗舱的装甲不仅可以被炮弹破片击穿,甚至在近距离可能会被轻武器击穿。
可以看到,博物馆收藏的这辆“黄鼠狼III”自行反坦克炮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个型号。它是由Panzer 38(t)轻型坦克底盘和“黄鼠狼III”M型的部分零件组装而成。
Panzer 38(t)轻型坦克底盘是由Ekipazh团体在莫斯科的沙霍夫斯基地区发现的,并于2001年7月捐赠给博物馆。主炮则来自俄罗斯联邦国防部GRAU博物馆。
2003年3月,俄罗斯联邦国防部第38研究所(库宾卡)进行了修复工作,为观众呈现出“黄鼠狼III”自行反坦克炮的近似面貌。
图说:RSO自行反坦克炮 履带式牵引车魔改型号 弄巧成拙的典型
图说:SU-100自行反坦克炮 最强综合战斗力 德国重型坦克终结者
63年前 ASU-85空降自行反坦克炮列装苏军 很长时间都“名不副实”
友情提示:由于微信公众号改变推送规则,建议设置星标或进行互动,避免无法接收更新内容。